top of page
Search
Writer's pictureHo Yan Andrew Leung

媽媽,我真的和棋了

既要確保子女誠實不說謊,也要知道自己是子女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不先入為主,依舊對於事實客觀持平,又信任自己的子女。這樣的要求很困難,但也許父母都是邊當邊學。

Thomas他剛學了下棋有一段時間,進步不錯,本來老是輸給爸爸和公公,後來開始能贏公公但還是贏不了爸爸,於是只和公公下棋。後來和校內同學下棋都贏了,於是就再次嘗試挑戰爸爸。這次果然能贏爸爸,大概是3:7到2:8的分別,於是就每晚都嚷著要和爸爸下棋。

當然你會問爸爸是不是有意留手,答案是沒有。他爸爸不贊成刻意讓兒子,所以每一盤都全力以赴。他也是從我給他兒子的電腦軟件學習,然後就拿著基本規則和他兒子對奕。基因強大,兒子在學習下棋之中有天份,說明爸爸也不錯。媽媽看在眼裡,其實雖然嘴裡沒說,但也是有擔心兒子的成份在,覺得他老是在贏感覺不真實,也想起他之前每次輸棋都會大發脾氣,不知道要怎樣做才可以梳理好他的情緒。(Point to note:梳理而不是管理,用字准確很重要)

這天他和爸爸下棋,下到了這個情況,大家可以看看照片:

如果將放上去電腦去分析的話,是這樣:

這裡要說的是,國際象棋的下法和中國象棋有所不同。中國象棋有所謂困斃,也就是說只要你沒有棋子能動,任何走法都會令你的「將」或帥被吃掉的話,你就會輸。國際象棋沒有這回事,只要你沒有棋子能動,任何走法都會令「王」立即被吃掉的話,這就是和棋:有被攻擊而無子可動,這是輸棋;沒有被攻擊而無子可動,這是和棋。不過大部份家長都不知道,經常以中國象棋的想法去想國際象棋。

局面出來以後,Thomas就說他不下了,這是和棋每人0.5分,而媽媽就半奇怪半責問的說這難道不是Checkmate嗎?和媽媽吵了一回之後,Thomas就跑進廁所哭了起來。爸爸就在門外和Thomas聊天,而媽媽就急著問我到底是他輸不起還是他們冤枉了Thomas。我說Thomas是對的,這不是中國象棋,沒有困斃這回事。

Thomas在廁所哭了很久之後,在媽媽承認他是對的之後才走出來。Thomas那時一邊在廁所哭一邊說不是因為輸棋,輸的話他不會這樣,是媽咪……爸爸對媽媽說,這是因為Thomas覺得媽媽是他最愛和最信任的人,而媽媽卻不信任他。可是他才小一,不懂得要如何表達所以才有那麼大的反應,所以哭是因為委屈。

想起小時候有很多事情也不是那麼重要,反而是希望家人和朋友的關懷和認同,可是家人卻往往因為希望把握每個機會「教育」你,往往只把問題的著眼點放在邏輯之上,而未有對於我的情感有所回應,甚至明明不是我的錯都能說是我錯。德國朋友住大學時說家人來港要不要點德國特產,他把禮物交我手後家人卻責罵我說不應無禮地要求別人帶東西,可是那次是他主動問我說「我家鄉特產你一定會喜歡」之類的,我都沒主動問過任何東西。

其實類似的事情也有很多,就算男女關係之間也是這樣,女方(或男方,c.f.現在女性自主又獨立)有情感上的訴求,但對方只懂得針對事情而非情感上回應。猜想媽媽是有點受之前兒子贏太多了,所以這次輸掉必定是他有意蒙混過去,想把握這次機會好好教育他。不料兒子真的沒有說謊,他就是這麼厲害最近幾天下的幾盤棋都能一局不失,最多也只是和棋。但是媽媽也許是教子心切,也許是對於規則不清楚,於是才有了這種「愛之深,責之切」的主動形誤會。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例如青少年組很多沒水平的裁判,又或者礙於人手不足,七八歲的小孩子不懂得據理力爭,有機會不是他該輸的棋都被判負了。當然是不是這樣也難說,裁判也可以是對的,但我有時覺得一場比賽的勝負其實不重要,而是我們重視的人有沒有以我們重視的程度來回應我們。我重視你信任你,但你也不重視不信任我,網上的Tinder女生都算了(打字打到這裡手心淌血),朋友都算了,但家人的不信任卻最打擊小孩子。寫到這裡,更難想像孤兒的日子都怎樣過。

比賽的時候都會說,要是這種情況出現你必需據理力爭,我當然站在你的一邊,但你也需要嘗試說服其他人,然後再想想下一次可以如何改善。不信的理由可以很多,但選擇相信不需要什麼理由,最多只是被騙一下,何必想那麼多。在事實對錯和情感支援之中取得平衡,既要尊重對方也要平衡自己的原則,看似簡單的人生課題卻總沒有人能提供一個完美的答案。

作為家長我們每天都在學習,但透過分享自己和孩子的故事和相處,可以讓其他人免得再走過那段冤枉路。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這條路只能走一次而一走就一輩子,你再也無法回頭。



14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