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微笑的曲線

上課時,為學生和媽媽講解上週功課中解不了的題,他們在引導下想出答案之後不禁齊失聲嘆笑。


想來,最近幾個學生都因為功課的問題沒繼續學,眼前母子能撐到這一個會為得知答案後齊聲失笑的層次,不知有幾個學生可以。



遇過有人覺得如果孩子不具有獨自完成功課的能力,就是老師的教學水平及手法未如理想;也有學生覺得功課很沉悶,家長對於當初要求老師培養下棋僅僅作為愛好的期望不達標,也有是一兩個星期下來家長覺得孩子能有額外的休息時間原來非常必需。


或許只是誤中副車,但國際象棋的功課其實和其他科目的功課不太一樣,因為有後驗性(Pre vs Post)。 舉個例子,學生剛被委任班長但晚上不收書包,隔天就忘東漏西,倒是班上的事處理得還可以,老師多加提點無用,媽媽訓斥也不得要領。這些事其實斥責無用,倒是要想想如何從互動著手,例如可以問「那麼你認為其他人會怎樣看班長沒帶書這件事」,「老師如果被問起他又會如何和同學解釋」要是硬生生的告訴他要怎樣做,倒不如從別人的角度想一想他們會怎樣看待,又或者直接問一問老師和同學的意見。雖不是心理學家,但當年接受輔導中被問及的問題記憶猶新。從不會說以什麼身份迫得你做什麼,而是要反思現在為什麼出了問題,這樣子才耀接受解決方法。 下棋的好處是,不論任何人和膚色種族年紀都處於平等的開始局面,沒有要說以任何不公平的背景來取得不恰當的優勢,沒有說有錢或者往績好的就能開始時多走三四步,所以也沒有以自己身份壓住對方的問題。這樣子去解決問題或者對孩子展示思考的過程,既恰如其份亦不失尊重和莊嚴。 邏輯推理上,也和Mensa的以圖像考核而省卻因語文和知識問題而無法准確判斷受驗者的邏輯水平一致。你知道棋子怎樣走,對手也知道,省卻了很多外來的因素。因此下棋不強調背書,而強調從觀察及推理中抓住問題的核心,而不是對眼前局面無從入手,或者當別人要吃掉你的棋子時不為所動。這一種要求從「無」中找到「有」的訓練,集中精神和反覆推考,才是難處。 再者,很多時間如果答案不對,數學和物理化學的答案都只是重新把問題做一次,然後找錯處。但是國際象棋不一樣例如說走錯了,我通常對學生說的是「我就當你是對的,那你覺得對方會怎樣做?」 下國際象棋不同於圍棋,將軍或吃棋總要是先考慮,就像走進廚房也懂得先看刀看火看開水的位置,有危險的要先看。很多學生可以接受這人類基因上進化而來的觀點,但下棋時卻忘記了這法則。以子矛攻子盾,他們才會接受說這個方法的確不太好,考慮其他的可能性。下棋有這些的後驗法,多走幾步後得出結論,才再倒推回去重來一次,下棋不妨多犯錯,如果你可以從中得到有用的資料,然後把學習的速度繼以不斷調快。人生不能重來,棋局不妨多走。

所以我對那個丟三漏四的學生家長說,要改變的先是自己,才是孩子。事實上,很多成功的例子都是要靠家長和孩子逐個逐個局面放出來(的確很花時間),捱過了前期的「語言」和「文法」難關,直到他們可以棋子來進行有意義的溝通和討論,才享受到人類比其他動物獨有的,思考的樂趣。 能在微笑曲線上的學生和家長,少之又少,但當然我自己也只教了一段短時間,以個人的經驗放在Long Run 之上,或許是犯了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的毛病。

27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